总园地址:苏州市民治路槐树巷6号
竹辉分园地址:苏州市竹辉路南英里6号
园长信箱:mzlyey65224389@126.com
分园信箱:zhfy65293763@126.com
总园电话:65224389
分园电话:65293763

资源小屋
您现在的位置:民治路幼儿园 > 资源小屋

大班韵律活动:魔术师与小精灵

2023-01-15 23:43:06 作者:民治路幼儿园

第一部分:教案及设计思路 

一、实施日期:2011年5月8日

二、活动背景: 
  韵律活动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集体音乐活动。但韵律活动不仅要有倾听、有观看、还要有动作表演,甚至经常有幼儿在空间中的移动等,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针对幼儿爱听故事的特点,我尝试利用故事进行律动教学,即事先给幼儿讲述根据音乐结构和性质创编的故事,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形象化。在这基础上再引导幼儿根据音乐性质自己创编舞蹈动作,不仅降低了学习材料的难度,减轻幼儿记忆的负担,使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表现和动作技能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使幼儿在活动中享受到了音乐活动的快乐、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时,我园正在进行省级课题《创意艺术在幼儿园主题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结合课题我们在大班开展了“有趣的动植物”这一主题活动,把音乐、美术、儿童文学等各种艺术活动融合在主题的探索中,使主题活动变得更生动而富有情趣,而且也真正符合了幼儿的需要,体现了幼儿艺术教育的价值。《魔术师与小精灵》正是其中的一节活动。 
  这节韵律活动所用的音乐,选自《床头小品》专辑里面的一个乐曲,名为《钟表店》。该乐曲是典型的ABA结构,根据音乐结构和性质我创编了《魔术师与小精灵》的故事,A段音乐低沉且节奏鲜明,我们用它来再现可爱的小精灵行走和跳舞的情景;B段音乐中不时出现铃声,前半句流畅,后半句活泼、跳跃,我们用它来再现小精灵变动物的情景,让孩子们创造性地用身体动作表现动物的主要特征,反映自身对动物的认识与理解。

三、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借助故事初步了解《魔术师与小精灵》韵律活动的基本结构。 
  2、能随音乐的节奏合拍地交替做走步和娃娃步,创造性地用身体动作表现小兔、小狗、小鸭、小猴的主要特征。 
  3、体验韵律活动的乐趣。

四、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听过自编故事《魔术师与小精灵》;已欣赏过乐曲(选自《床头小品—钟表店》);幼儿掌握走步及娃娃步这两种基本舞步。 
  2、物质准备:小兔、小狗、小鸭、小猴的胸饰,画有动物头像的“魔棒”四根。

五、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音乐,运用故事进一步感受乐曲ABA性质。 
  1、结合故事,完整欣赏乐曲。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回忆并进一步理解乐曲。 
  (二)分段欣赏音乐,用身体动作合拍地表现音乐。 
  1、欣赏A段音乐:尝试用走步、娃娃步交替的方式合拍地表现小精灵从魔法盒里走出来跳娃娃舞的情景。 
  2、欣赏B段音乐:鼓励幼儿能根据乐句的变化,创造性地用身体动作表现小兔、小狗、小鸭、小猴的主要特征。 
  ①欣赏B段音乐,感受B段四句乐句。 
  ②创造性地用身体动作表现小兔、小狗、小鸭、小猴的主要特征。 
  ③全体幼儿边听B段音乐,边根据魔棒迅速地、创造性地用身体动作表现某一动物的主要特征。 
  3、再次用走步、娃娃步交替的方式合拍地表现小精灵跳着娃娃舞回到魔盒里的情景,鼓励幼儿在乐句结束处创编造型。 
  (三)韵律活动:魔术师与小精灵。能完整地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动作合拍、协调,体验韵律活动的乐趣。 
  1、教师做魔术师,幼儿做小精灵,完整表演律动。 
  (教师给予相应的语言提示,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注意动作要合拍、协调。提醒幼儿在间奏处,即魔术师出现时静止不动。) 
  2、三名幼儿做魔术师,再次表演游戏。

第二部分:教案实施后的反思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不一定强求教师有高超的技能或完美的艺术修养,但对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很高,特别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和整体观,能搭建各种舞台,让幼儿尽情展示。在本次活动中我不是让幼儿机械模仿教师进行练习这样一个模式,而是采用情景教学法、幼儿自己探索,幼儿间相互学习和分组教学法等,让他们主动参与活动,独立获取知识,从而对韵律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幼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舞台,从而达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圆满完成本次活动的教学任务。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准备还是比较充分的: 
  (1)从教师方面,我深刻领悟了乐曲的真谛,熟悉每段乐曲的结构性质及变化,以便正确引导幼儿表现。其次对乐曲做了简单加工处理,如:挑选出每段中的主旋律,让幼儿听精髓部分,在时间上更适合幼儿。因为当天上课的孩子不是我自己班的孩子,对他们的发展水平不够了解,所以我还事先了解了大一班幼儿现有的音乐欣赏水平和动作水平。 
  (2)从幼儿方面,本次韵律活动是第二教时,第一教时我组织孩子进行了音乐欣赏活动,孩子们已经听过了自编故事《魔术师与小精灵》,这首乐曲已让幼儿欣赏感受过;另外,走步及娃娃步这两种基本舞步也是幼儿课前已经掌握的。不同年龄幼儿有其可以掌握的一些基本舞步,对于大班孩子来说,娃娃步、秧歌十字步、进退步、弹簧步等比较适合,这些基本舞步的掌握才能更好开展韵律活动,相当于给了孩子砖瓦才能让孩子自己创造性建造房屋。 
  (3)从物质准备方面有:动物胸饰,画有动物头像的“魔棒”及PPT课件中分段及完整的音乐。 
  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欠缺的地方: 
  (1)变动物游戏中教师事先固定好小兔、小狗、小鸭、小猴这四种动物对大班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以让孩子自由地进行动物动物的创编,能更好地发挥孩子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2)在感受音乐的环节中有点赶,或者说第一教时的时候幼儿欣赏感受乐曲没有到位,应该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的节奏与旋律,分清乐句,进而能跟着音乐合拍地做动作。 
  (3)在完整韵律活动这一部分,可以分组进行,如先是教师做魔术师,女孩完整表演,再女孩做魔术师男孩完整表演等,这样可分解孩子运动的强度与难度。 
  另外,这个活动还可以有一定的延伸活动,如可以让更多的幼儿尝试做魔术师,对整个音乐及韵律活动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把握;还可以在B段音乐创编中有更多的表现形式上的变化,如这次是幼儿独立的表演,下次可以让幼儿两两结伴,面对面站,两个人轮流表演动物,或四个人结伴,每人表演一个,在韵律活动中又发展了幼儿的组织、协调与合作能力。

第三部分:修改后的教案及修改说明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借助故事和图谱,初步了解《魔术师与小精灵》韵律活动的基本结构。 
  2、能随音乐的节奏合拍地交替做走步和娃娃步,创造性地用身体动作表现四种不同的动物。 
  3、体验韵律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听过自编故事《可爱的小精灵》;已欣赏过乐曲(选自《床头小品—钟表店》);幼儿掌握走步及娃娃步这两种基本舞步。 
  2、物质准备:图谱一张、魔术师帽子若干、魔法棒若干、PPT课件《可爱的小精灵》。 
  修改说明:增加了魔术师帽子和魔法棒的数量,让更多的幼儿参与到活动中。 
  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音乐,运用故事和图谱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感受乐曲。 
  1、结合故事和图谱,完整欣赏乐曲。 
  ★师:上次,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魔术师与小精灵”的故事,还欣赏了一首好听的乐曲,今天,我带来了一张图谱,我们一边看图谱一边再次欣赏这首乐曲。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回忆并进一步理解乐曲。 
  ★师:这首乐曲分成几段?(三段)乐曲中哪两段是一样的? 
修改说明:在这个欣赏的环节中,根据故事及乐曲的结构,增加了相应的图谱,帮助幼儿从视、听这两个途径出发,更清晰地理解乐曲的内容与结构。 
  二、分段欣赏音乐,用身体动作合拍地表现音乐。 
  1、欣赏A段音乐:尝试用走步、娃娃步交替的方式合拍地表现小精灵从魔法盒里走出来跳娃娃舞的情景。 
  ①根据图谱,分析动作 
  ★师:第一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小精灵从魔法盒里走了出来,学着娃娃的样子跳起了娃娃舞)走出来可以用什么舞步?(走步)请男孩子一起走一走(提示要手臂摆动,神气地走)我们就个脚印的图标来表示。小精灵跳起了娃娃舞,可以用什么舞步?(娃娃步)女孩子一起跳跳娃娃步,我们就用小精灵的图标表示。图谱上一个脚印一个小精灵表示呢?(走步和娃娃步交替)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②尝试用走步、娃娃步交替的方式合拍地表现A段音乐 
  ★师:现在请你们做小精灵一起来跳舞,注意跟着音乐的节奏做走步和娃娃步交替。(同时教师给予相应的语言提示:走走走走走走走,跳跳舞跳跳舞) 
修改说明:纲要指出:“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在这一环节中,以幼儿自主探索学习为主线,突破传统刻板的教学模式,利用直观提示法,运用图谱启发幼儿自主学习韵律动作,并在此基础上,借助语言节奏,帮助幼儿掌握动作的节拍。 
  2、欣赏B段音乐:鼓励幼儿能根据乐句的变化,创造性地用身体动作表现四种不同的动物。 
  ①欣赏B段音乐,结合图谱,感受B段四句乐句。 
  ★师:第二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魔术师把小精灵变成了各种动物)魔术师一共让小精灵变了几次呢?让我们一起再来听听吧! 
  ②创编不同的动物动作。 
  ★师:魔术师一共让小精灵变了几次动物(4次)你从哪里听出来的(每句开始都有铃声) 
  ★师:你会变什么动物?请你来做做这个动物的动作,(提醒幼儿能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这个动物还有什么动作? 
  ★师:你还想变什么其他动物?(幼儿回答后做相应的动物动物,表扬同一动物不同的动物以及想出不同动物的幼儿) 
  修改说明:我们注重孩子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体验。将教师指定四种动物改为由幼儿自己想像变各种动物,更好地调动了幼儿对各种动物的认知,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特性,同时生生互动,也让孩子们从同伴处学到了更多的创造性表现。 
  ③根据乐句的变化,创造性地用身体动作表现四种不同的动物。 
  A.★师:如果你们是魔术师,你们希望把小精灵变成哪四种动物?(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在图谱上贴相应的动物图标,一个乐句一种动物) 
  ★师:(老师戴上魔术师的帽子拿好魔法棒),我是魔术师你们是可爱的小精灵,小精灵要根据图谱变成这4种小动物,有两点要求:第一,要跟着音乐的节奏做动作,第二,做同一种动物,比如,兔子,你能不能做和别人不一样的动作。 
  修改说明:由孩子来确定要表现的四种动物,加上图谱的辅助更好地表现B段乐曲的四个乐句。形象直观的图谱,拟人化的语言,使活动变得轻松有趣,让孩子们的情感、动作、节奏得到了统一。 
  B.★师:我们再来变一变,这回魔术师要让小精灵自己想变成哪4种不同的动物。 
  修改说明:从大家做一样的四种动物,变为我的动物我做主,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每个孩子自己选择不同的四种动物,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注重幼儿经验的逐步提升,进一步给予幼儿更大限度的创造自由。 
  3、再次用走步、娃娃步交替的方式合拍地表现小精灵跳着娃娃舞回到魔盒里的情景,鼓励幼儿在乐句结束处创编造型。 
  ★师:第三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我们还是用什么动作表示?在音乐结束时请小精灵回到魔盒里,做出定格的造型。 
  三、韵律活动:魔术师与小精灵。能完整地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动作合拍、协调,体验韵律活动的乐趣。(分组) 
  1、教师做魔术师,女孩子做小精灵,完整表演律动。 
  ★师:小精灵的故事真有趣,我们一起来玩玩这个游戏吧!我是魔术师,你们是一群可爱的小精灵,游戏开始啦。(教师给予相应语言提示,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变化做出相应动作,注意合拍、协调。提醒幼儿在间奏处能静止不动。) 
  2、女孩子做魔术师,男孩子做小精灵,完整表演律动。 
  ★师:这次我请女孩子来做魔术师,男孩子做小精灵。魔术师要听清楚音乐,记住自己是什么时候出来找小精灵的,而且还要根据音乐大声地说“变”让小精灵们变四次动物。 
  ★师:今天我们的魔术师和小精灵们都玩累了,下次我们再来玩这个游戏吧,希望小精灵的舞姿能更优美,也希望魔术师的魔棒能更好地按音乐的乐句来挥舞。 
  修改说明:将完整表演这一环节从集体表演两次变为分组进行,同样是进行了两次但分解了幼儿运动的强度与难度。(注:可以有多种分组方法,本次仅以男女分组为例)

 

附:故事:
  魔术师有一个魔盒,里面住着许多可爱的小精灵。有一天,魔术师出门了,一个淘气的小木偶打开了魔盒。(引子) 
  小精灵们都从盒子里走了出来,他们来到森林里,看见许多娃娃在跳舞,就学娃娃的样子跳起了娃娃舞。(A段) 
  魔术师回来后发现小精灵都不见了,便来到森林里寻找小精灵。小精灵们知道自己做错了,所以乖乖的站在那儿接受魔术师的惩罚。(间奏) 
  魔术师用魔法将小精灵们变成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看谁变得最最好。(B段) 
  小精灵的出色表演让魔术师不再生气了,小精灵们又高高兴兴地跳着娃娃舞回到了魔盒里。(A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