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园地址:苏州市民治路槐树巷6号
园长信箱:mzlyey65224389@126.com
总园电话:65224389
聚焦深度学习 共促游戏生长——记大班年级组区域游戏观摩研讨活动
聚焦深度学习 共促游戏生长
——记大班年级组区域游戏观摩研讨活动
当下,“深度学习”成为很多学前教育工作者热议的话题。幼儿深度学习是指在较长的一个时段,幼儿自主探究某些事物或现象,具有强烈的兴趣,能高度投入、自觉迁移和运用已有经验,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意义学习过程。其特征体现在:认知层面强调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动机层面强调积极情绪的激发与维持,社会文化层面强调人际互动中的沟通与支持。
作为个别化学习与指导的有效平台——区域游戏,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区域游戏中能否发生深度学习?老师可以提供哪些支持促进幼儿游戏中的深度学习?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大班年级组开展了区域游戏观摩研讨活动,让教师们在走进幼儿、发现幼儿、解读幼儿,共同探索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
主题引进 搭建桥梁
目前,大班正在开展《有趣的动植物》的主题活动,主题开展过程中,老师发现孩子们对恐龙的话题充满了兴趣。在尊重孩子兴趣的基础上,老师深刻分析了其中所包含的学习机会、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需要给予的支持,适时地将教学活动与区域游戏结合起来,丰富了区域游戏的材料,提供了多角度探究的空间,增进孩子间的对话、交流、分享,让孩子在探究与创造中,促进经验的整合。
现场观摩——发现幼儿
围绕恐龙话题,孩子们开展了丰富的讨论与探究活动。“恐龙吃什么?你知道哪些恐龙,它们长什么样子?”讨论中孩子们分享着关于恐龙的各种秘密。在认识恐龙的基础上,孩子们又提出了更多的问题“恐龙是怎么出生的?恐龙是怎么消失的?”于是自制恐龙蛋、恐龙大挖掘、恐龙乐园......等游戏活动就自然生成了。孩子们在游戏中积极参与,自主探索,在动手操作、迁移运用中解决实际问题,收获了经验,提高了游戏水平。
观摩过程中,老师们认真观察、记录,“孩子们感兴趣的是什么?使用了什么材料?“如何使用材料?看见了哪些学习与发展?”老师们用一双锐眼去发现孩子们游戏中的亮点。
集体研讨——解读幼儿
研讨过程中,老师们重温“深度学习”相关理论,随后结合游戏现场观摩情况,重点从“游戏情况观察——游戏情况分析——教师支持策略”三方面进行交流分享,老师们用深度学习的理念解读幼儿,分析幼儿的游戏表征,见证幼儿的精彩瞬间。
总结提升——支持幼儿
最后,结合游戏现场,老师们也指出区域游戏创设中急需解决的真问题,围绕“游戏材料、师幼互动、游戏点评”共探基于儿童立场,指向幼儿深度学习的游戏支持策略。
01
材料环境
游戏材料应该具有丰富性、探究性、层次性、指向性。游戏材料的投放应注重课程结合性策略、渐进性投放策略、自主选择策略(自主选材、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经验)。
环境创设应从注重装饰性布置向注重幼儿探索性、延展性的环境转变。环境要呈现儿童的问题——儿童的探索——儿童的发现。
02
师幼互动
老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看得到(问题、孩子的发展和兴趣)。
(2)等得起(了解年龄特点,充足的实践和静静地等待)。
(3)跟得上(材料及经验上给与支持)。
03
游戏讲评
游戏结束的讲评,教师要注重引导,学会适度放手。
(1)团体反思(幼儿表达、聚焦问题、集体反思)。
(2)深度对话(启发引导、适度放手与留白)。
当幼儿遇见游戏
我们看到了一束童年的光
当老师遇见了游戏
我们找到了专业前进的力量
本次区域游戏观摩研讨活动,通过现场观摩、集体研讨的形式,帮助老师基于儿童视角重新审视游戏的价值,进一步探索指向幼儿深度学习的支持策略,提升了教师有效组织幼儿游戏的能力,促进幼儿在认识、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