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民治路幼儿园 > 新闻动态

科学吃零食,健康又成长

2022-04-18 12:20:00 作者:民治路幼儿园


提到给宝宝吃零食,可能很多家长会皱起眉头,纠结是否要给宝宝“放行”,一方面宝宝都爱吃零食,家长也想给宝宝更多的饮食尝试,可另一方面,又非常担心吃零食会影响宝宝健康,可能养成“坏习惯”。其实,零食是学龄前宝宝不可缺少的“加餐”,适当地吃一些不仅无害,对健康还有益哦!宝宝的零食该怎么选、怎么吃?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营养学会共同编制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家长可以参考,指南中的知识要点都为家长们整理好了,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什么是零食?零食是指非正餐时间食用的各种少量食物和饮料(不包括水)。所以,今天这里所说的零食,并不是平时所指的一些垃圾食品。

 2~5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也是培养良好饮食行为的重要时期。该阶段儿童咀嚼、吞咽功能不完善,消化能力弱,但又活泼好动,能量消耗大,三顿丰富的正餐与两次适量的加餐是学龄前儿童获得全面营养的保障。学龄前儿童模仿、学习能力强,家长和老师应该以身作则,引导儿童养成“吃好正餐,适量加餐”的饮食习惯。如果需要添加零食,应该少量,且要选择健康零食。教育儿童正确认识零食的特点,引导其选择新鲜、多样、易消化的健康零食。此外,对于学龄前儿童的零食进食安全不可忽视。

那么,零食如何吃才健康呢?

       一、 吃好正餐,适量加餐,少量零食

在给宝宝定时定量吃“三餐两点”或“三餐一点”的基础上,可以选择适当的零食作为正餐必要的营养补充。按照营养均衡的原则,零食消费不宜过多,所提供的能量不要超过每日总能量摄入的10%

给宝宝提供零食一定要建立在不影响进食主食的前提下,尤其不能在宝宝不肯好好吃饭时,用零食作为交换或搭配来哄宝宝吃饭,这样不利于养成好的饮食习惯。

微信图片_20220418113625.jpg


二 、零食优先水果、奶类和坚果

 新鲜水果含有较多水分,口感多样、美味,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奶类营养成分丰富、组成比例适宜、易于消化吸收,是营养价值高的天然食品。坚果富含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其中脂肪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构成,是人体必需脂肪酸的良好来源。特别要注意的是,坚果应在家长的看护和指导下进食,切忌一边玩耍一边吃,或在孩子哭闹时给予。

微信图片_20220416114404.jpg

三、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零食

油炸、含糖量过高的食物容易导致宝宝超重和肥胖,如果日常饮食高盐、高糖、高脂肪,容易让宝宝形成重口味的饮食喜好,给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爸爸妈妈在购买零食时需关注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信息,并培养宝宝清淡口味的饮食习惯。一般来说低钠低糖低脂肪的标准为:

低钠食品指含钠≤120mg/100g (固体)或100ml (液体)

低糖食品指含糖≤5g/100g (固体)或100ml (液体)

低脂食品指含脂肪≤3g/100g (固体)或≤1.5g/100ml (液体)


四、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含糖饮料含有较多的能量,经常饮用容易引起儿童超重和肥胖,并可腐蚀牙齿。应引导宝宝少喝含糖饮料,多喝白开水。


微信图片_20220416210518.jpg


五、零食应新鲜、多样、易消化、营养卫生

对于不喜欢吃蔬菜的宝宝,可以选择果类作为零食,这样可以从水果中获得维生素A、维生素C等营养元素。对于不喜欢吃肉的宝宝,可以提供豆制品及各种坚果,使他们能从中获得足够的蛋白质。

由于宝宝胃肠道还未发育完全,消化能力弱,家长最好选择易于消化的零食,不选肉脯、肉干等不易消化的零食。

微信图片_20220418113550.jpg


六、安静进食,谨防呛堵

不要让宝宝在玩耍时或哭闹时吃零食;切勿给较小宝宝食用花生米、豆类、球形糖果、果冻等食物。因为他们牙齿发育还不健全,咀嚼功能较差,咳嗽能力弱,咽喉部的保护性反射功能也不完善,很容易导致没有嚼碎的食物嵌在喉部或气管内而发生意外。

对于大小、硬度和形状等容易引起宝宝呛堵的零食,要特别注意食用方式,如不吸食果冻,不以拋接的方式进食坚果和爆米花等。

微信图片_20220418114018.jpg


 七、保持口腔清洁,睡前不吃零食

为了保持口腔清洁和牙齿健康,从小就应养成吃完零食及时漱口或刷牙的好习惯,避免病从口入,预防龋齿。睡觉前1小时内不吃零食。


微信图片_20220416210512.jpg




微信图片_20220411200153.jpg                                 

编辑:徐敏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