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民治路幼儿园 > 新闻动态

今天你给孩子“读故事”了吗?

2022-03-28 12:31:04 作者:民治路幼儿园

    由于新冠疫情影响,让平时忙碌的家长有了更多陪伴孩子的时间。疫情期间和宅在家里的宝宝一起亲子共读是很多家长共同的选择。给宝宝讲一个好故事,既使得漫长的假期不再单调又能增进亲子互动,何乐而不为?

    我园于3月23日18:30,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特别推出了《疫情期间,居家和孩子一起读故事的几点小建议》线上专题微讲座,邀请了我园顾燕萍老师,为家长朋友们带来科学的亲子阅读理念和方法,学习更多的家教知识。

1648442274.png

主讲人:顾燕萍老师

    ?苏州市民治路幼儿园教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苏州市未成年人健康指导中心“苏老师”

    ?苏州市周氏德育奖获得者


讲座主题《疫情期间,居家和孩子一起读故事的几点小建议》

    此次讲座,顾老师从引导幼儿在家也能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和规则意识着手,然后介绍了环境创设的重要性,以及通过一些绘本的介绍和分享,教给家长们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故事。

    本次讲座顾老师着重解析了一些讲故事的技巧,那如何让故事中的图画和故事语言都发挥作用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语音、语气、语调的运用技巧

    读故事时候的语音、语气、语调都要注意,要有快有慢,有高有低。通过这样的的变化,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进行你和孩子独有的情感传递。让孩子通过你的语气语调,理解故事中小动物的特点,感受故事中的情绪。

2.身体语言的适当辅助

    给孩子读故事的时候,可以加入身体语言进行辅助。当你和孩子一同读故事的时候,借助手势、表情、动作、眼神等身体语言表达故事意思时,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故事的情节,增强印象,并给孩子一种亲切感,故事也就更能受到孩子的欢迎。

3.填空题的技巧

    在读故事的时候,直接把关键的字抹掉,让孩子来填空,这种技巧,比较适合小托班的孩子。故事与图画的结合,让孩子认识了故事中的各种事物,学习了各种名称,拓展了认知储备,学到了词汇。

4.不同的孩子,不同的节奏

    语言能力好的孩子。我们可以设置各种问题,学习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语言能力比较弱的孩子,可以让他们跟随,在你讲述的时候,让他们用手指指一指、跟着念一念,一定要耐心的等待一下,让宝宝提出自己的疑问,等他们把这一个情节消化后再继续读故事。在讲故事的时候,语速不要太快,中间留有一定的停顿,给宝宝有想象的空间。

5.提问的技巧

    提问是一种互动,同时也是孩子们的一种反馈。通过一问一答,可以了解到刚刚和孩子一起读的这个故事,他听明白了没有。在这个故事中,他知道了些什么?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启示?等等。。。。。。

    ①封闭式提问

    封闭式提问是指提问者提出的问题带有预设的答案,回答者的回答不需要展开,只能是一个单一回答,没有N种答案。这种提问,适合放在第一次读故事的时候。通过家长和孩子的一问一答,让孩子初步感知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故事的大概内容。

    ②开放式提问

    开放式提问是心理咨询中使用的一种技术,是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开放式提问常常运用“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语句发问。这就需要孩子们用比较多的语句来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同时又是开放的、没有唯一答案的。这样可以拓宽孩子的思路、启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③启发式提问

    这种提问技巧和开放式提问可以一起用。但要注意,这种提问,重点要放在启发上,可以作为开放式提问前的一个提问,先“启发”后“开放”。

    讲座的最后一部分,是关于如何通过复述故事来培养孩子的记忆力的。顾老师通过举例说明,分别介绍了不同年龄段孩子复述故事的特点及要求,同时也教给家长如何有意识地、正确地培养孩子记忆力的方法。


家长反馈

    通过此次讲座,家长们都对于读故事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也详细地了解“读故事”是有别于“讲故事”的。讲座结束后,好多家长都对顾老师今天的讲座表示真诚的感谢,也期待以后有机会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与老师交流。


    疫情期间,孩子们无法回归幼儿园,和老师、同伴们一起学习和游戏,就只能辛苦我们的家长,多花一点时间陪伴孩子们,多给孩子们讲故事,合理安排好一日作息。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健康康、开开心心地度过这一段非常时期!也希望孩子们能够早日回到幼儿园来!